2021年,国产半导体发展火热,但中国大陆排名靠前的十大芯片制造企业中,有五家是三星、SK海力士、英特尔、台积电、联电等国际芯片制造巨头。这些公司所生产的“国产”芯片,与人们普遍理解的“由中国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生产制造”的“国产”的概念还是有所区别
近年来,英特尔等国际芯片巨头不断加码在中国的企业,其在中国大陆的子公司甚至比国产半导体企业发展更加迅速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传出的消息,2016年-2020年中国大陆前十大晶圆制造企业中,内资企业销售收入的整体占比从44%降低到了27.7%,其余72.3%份额均由外企、台企贡献
近年来在芯片的国产化趋势下,中国半导体行业在晶圆厂建设和销售额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202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产值达到了8848亿元,其中集成电路制造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23%的增长率,2020年营收达到了2560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在晶圆厂建设方面的增长领先于欧美、韩国等国家。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报告,中国预计将在2021年和2022年新建16座晶圆厂,其中中国大陆将新建8座晶圆厂,高于北美洲的6座、欧洲的3座和日本的2座
尽管销售额和产能在快速增长,但这些半导体产能、销售额增长的驱动者,却并非都是本土企业
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理事长叶甜春,用两张PPT揭示了国产半导体背后的秘密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国内的行业龙头,中芯国际在大陆晶圆制造业中实际只能排到第三名,其余的企业几乎都被外资所占据
而这张表则展示了在2016年-2020年期间,前十大公司中内资晶圆制造企业的销售收入从364.4亿元上涨到567.4亿元,但整体占比却从44%降低到了27.7%,相比之下,外资晶圆制造企业贡献的销售收入份额,从2016年的49.1%已经变为了61.3%;台资企业贡献的收入占比也从6.9%涨到了11%
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晶圆制造业之中,同样也在集成电路封测行业有所出现。根据2020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封装分会的调研报告,以销售额计算,排名前30的中国大陆封测厂商中仅有13家是内资或合资封测厂商,其余封测厂商均属于外资或台资
不过和晶圆制造业不同的是,2019年大陆集成电路封测销售额前三名分别为长电科技、华达微电子(通富微电控股股东)和华天电子,这些企业均为纯粹的内资企业
三星、英特尔、联电、台积电,这些在中国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业前十大企业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国际巨头,其在中国的制造、封测业务均早有布局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于1994年1月在上海成立。时至今日,英特尔在制造和封测等领域在中国均有布局
在芯片制造方面,英特尔曾在2007年宣布投资25亿美元在大连市建设12英寸晶圆制造工厂,这是英特尔在亚洲的第一个晶圆厂。2010年大连晶圆厂投产,在2015年前主要生产65nm制程的产品,之后则主要生产3D NAND存储产品,这是英特尔闪存业务的主要产线
此外,英特尔全球最大的封测基地在中国成都。英特尔成都工厂已建设成为英特尔全球晶圆预处理三大工厂之一,其全球一半的移动设备微处理器来自成都英特尔
三星
作为最早入驻的企业,三星早在1993年4月就在天津成立了合资企业,其半导体业务则于1994年在苏州展开了布局。1994年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主要产品有DRAM和闪存等产品,投资总额超过3亿美元
2012年,三星在西安建立自己全资子公司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存储芯片,其一期项目总投资达100亿美元,是当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最大外商投资项目
SK海力士
除了三星,韩国另一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同样重视中国布局,甚至将中国的市场其视作拯救公司的转折点
2004年8月,海力士和意法半导体计划在中国南京建设存储芯片厂,当时的海力士被美国和欧盟分别征收高达34%和45%的进口关税。而后海力士通过在中国投资建厂,用2.5亿美元的现金和价值2.5亿美元的设备获得了价值20亿美元工厂2/3的产能
这次机遇被前海力士CEO视为从高额债务中起死回生的原因之一
台积电于2002年成立台积电(上海)公司。2004年第四季度,台积电位于中国大陆的首座8英寸晶圆厂投产,所产芯片主要应用于通讯、PC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
2016年3月,台积电宣布和南京市政府共同签订投资协议,将投资30亿美元在南京成立百分之百控股的台积电(南京)有限公司,该公司下设一座生产16nm芯片的12英寸晶圆厂以及一个设计服务中心。台积电表示此次建厂的目的是为了在大陆半导体市场快速成长时,就近协助客户并进一步增加商机
外资芯片巨头在中国到底有多大的体量?
据英特尔最新的2021年年报显示,其全年营收为790.24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提供了211.41亿美元的收入,占比约27%,是英特尔收入最大的来源
除了英特尔,三星、美光、SK海力士、飞思卡尔(现恩智浦)、安靠(Amkor)等国际芯片巨头的多家公司同样在中国进出口额500强之列
近两年来,随着缺芯问题的加剧以及地缘关系的紧张,半导体这一基础产业正成为欧洲、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关注的焦点
2021年12月,在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台积电南京总经理罗镇球称,台积电南京厂扩产正如期推进,第二年开年后会开始安装设备,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进入量产,于2023年满产
同时SK海力士也加大了中国的投资和布局,不仅收购了英特尔位于大连的闪存厂,还将原本位于韩国M8晶圆厂搬迁至无锡。预计此次产能转移将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
对于这些国际芯片巨头,中国大陆早已成为其芯片制造、封测、销售等环节的重要节点和市场。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仍在加码中国的制造布局
随着全球缺芯问题的持续发酵,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区和国家开始更加重视注意保护本土芯片产业,其监管部门对大型芯片企业并购越发谨慎,且更加希望布局本土芯片制造
芯片半导体作为技术要求最高的工业,对芯片制造企业来说,产品良率就是企业的生死线。背靠国际芯片巨头,外资、合资企业在人才和技术上都有着天然的优势。且国际巨头在大陆的建厂往往并非最先进的产线,在产品良率提升上有着更加丰富的经验,这对于内资企业来说又是一大挑战
如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增速最快的半导体市场,国际芯片巨头未来或将继续加大其在中国的布局。内资半导体企业和国际巨头在本土市场的竞争也将影响以及决定未来国产半导体行业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