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近一个多月的持续下跌后,3月20日锂电池ETF强势反弹,此后站稳在10日均线之上后,3月30日又收复20日均线,锂电池个股欣旺达、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也呈现量价齐升的势头,然而4月4日突然爆出2.62%的跌幅,全面跌穿均线,令投资者始料未及。
自去年11月中旬碳酸锂价格登顶60万元/吨之后,开始掉头出现下行的势头,1月底跌破50万元/吨,到了2月份,“锂矿返利”的传闻又在市场流传,于是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相关个股遭遇恐慌性抛盘。
整个2 月份,A股市场锂电池指数下跌 5.20%,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 5.41%,3月份依旧延续了向下的势头,有些个股在1个多月里跌幅超过25%,亿纬锂能也下跌了近20%。同时3月下旬,电池级碳酸锂再跌破30万元/吨,如今回落到25万元/吨。
与此同时,锂电产业也传出了大量减产、停产的消息,从上游的锂矿到负极材料再到锂电企业,都受到了波及,甚至市场出现了锂电产能过剩的论调。
意外的是,多家券商的研报对多家锂电池上市公司给出买入评级,其中华创证券认为宁德时代的目标价格是656.14元,而海通国际认为亿纬锂能目标价位为106.9元,当前股价为67元,预期上涨幅度近60%。开源证券则认为国轩高科的目标价为45.95元,预期上涨幅度近59%,换而言之,锂电池相关个股被市场严重低估了。
那么最近锂电池ETF波段上涨,以及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的高目标价背后的资本逻辑是什么?
营运能力对冲原材料剧烈波动
按照正常市场逻辑,工业企业原材料成本下降有助于推升毛利,但是当前的锂电池产业难以套用这一理论。
市场忧虑的是,近半年内,锂电池主要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呈现出急涨急跌的走势,急涨期间使得锂电池企业不得不高位锁定采购长单,而急跌又导致锂电池企业存备货的成本高于结算时点,与下游合作的价格联动模式失衡,叠加存货跌价准备增加,一季度行业毛利率恐将生变。
不过,考虑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利润影响,核心指标要看各锂电池企业的营运能力,高存货利用率和高周转率,可以在材料价格下行周期,快速实现去库存并缩短采购周期。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综合对比来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相关个股当中,存货周转天数较少的是亿纬锂能和宁德时代,去年三季报显示分别只有76.8天和94.4天,以此来看,这两家企业采购周期较短,对抗原材料价格波动能力较强,存货减值风险偏低,一季度毛利率波动浮度也相对较小。
此外,成本控制能力也是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的缓冲器,而成本控制能力的直观表现就是人均效能。
同花顺iFind所统计锂电池概念股“人均创利”指标显示,在动力电池类上市公司当中,近两年亿纬锂能和宁德时代的人均创利金额均处于行业头部,反映出这两家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原料采购、智能制造乃至成本管控能力水平相当。
因此多个券商认为,因此碳酸锂的价格大幅波动只会是阶段性影响,从长远来看,原材料价格下跌,锂电池的下游市场将产生洗牌,同时也会迎来毛利率修复,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池和亿纬锂能组成的CR3的盈利空间有望释放。
而且,从绝对估值水平看,当前锂电池指数的预期PE已经跌到了18倍,估值水平已处于低位,头部上市锂电池企业的长期价值凸显。
动力储能双双需求爆发
全球锂矿石产能加速释放,价格也逐渐趋向于合理,缓解了“锂矿返利”带来的订单加剧竞争局面,消除了二三线锂企的恐慌,同时也刺激了下游动力端和储能端需求的大爆发。
锂电池上游主力需求端是新能源汽车,根据乘联会给出的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需求正在逐月释放,一月份狭义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辆33.1万辆,二月份43.9万辆,而三月份则会达到56万辆,连续2个月保持在25%以上的环比增长率,由此也带动了上游锂电池的出货周转,减轻了锂电池企业的竞价压力。
今年长城、长安、奇瑞、吉利、上汽和宝马均对外宣布将推出十款以上新能源车型,业内预计随着锂电池成本的下降,降本效益将传导到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刺激电动汽车消费市场的购买势头。
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计,3月份全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超过了35%,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万辆,几乎是2022年的一倍。高工锂电则预计,伴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的爆发,2023年国内动力电池出货也有望超800GWh,同比增长80%左右。
另外,储能电站市场也成长喜人,同样也带动了对电芯市场的需求。2022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122GWh,同比增长177%,预计2022-2026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03%,储能市场爆发式增长带动电芯需求提升,2022年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亿纬锂能分列全球储能电芯的CR3,市占率分别为43%、12%和8%。
尤其是今年碳酸锂价格一路下降,储能市场将更进一步扩张。虽然短期来看,碳酸锂价格下滑的成本传导有一定滞后性,但很快会在电芯市场就会显现,再加上国家能源局发文指出,中大型储能电站应慎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 技术成熟、安全性能高和研发实力强的储能电池企业的头部市场效应会显然,大圆柱、大容量和钠电池的低成本、高安全优势将在储能电池市场占主导地位,CR3的市场集中度也会随之上升。
3月31日亿纬锂能就表示,目前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既降低电池厂的采购成本,又优化下游产品定价,促进销量提升,从而反向促进电池厂的出货量。
锂电池技术创新争奇斗艳
近年来中国锂电池产业在全球市场异军突起,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动力电池产品相继打入特斯拉、宝马、奔驰和丰田本田等全球知名车企,并非仅仅依靠低价为竞争力,而是抓准核心技术为突破口,在原料端和产品端分别发力创新的结果。
中国并不是碳酸锂产量大国,但中国拥有资源丰富的盐湖,盐湖同样可以提取锂原料,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和国轩高科等企业通过收购或合资的形式储备了大量盐湖资源,在盐湖提锂的技术上不断进行创新突破,掌握了吸附法、沉淀法、萃取法、电渗析、纳滤、电化学等多工艺,逐步研发出适用于不同盐湖特点的提锂工艺,弥补了盐湖自然禀赋的缺陷,开发锂资源的成本不断下降,不输给南美锂矿,使得我国锂资源供给增长,进口的碳酸锂价格加速下跌。
而在产品端,国内锂电池厂商的创新更是争奇斗艳,在电池结构设计方面的创新有软包、硬壳、圆柱之分,有长刀、短刀之别,更有CTP、CTC、One-Stop、麒麟电池等层出不穷,各自通过不同的技术研发方向构建了竞争力。
孚能科技则是向A0级汽车钠离子电池方向倾注研发,目前量产在即,已经获得江铃集团EV3钠电池订单。
宁德时代今年量产的麒麟电池体积利用率突破了72%,配用三元电芯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可达160Wh/kg,相比特斯拉的4680大圆柱型电池系统可以提升13%。
亿纬锂能今年要量产交付的4695大圆柱电池,相比上一代制造效率提升30%,制造成本降低50%,而且具有350Wh/kg的能量密度,支持9分钟超快充,具备高能量、长续航和超级快充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均为宝马汽车供应商。最近亿纬锂能动工沈阳储能与动力电池百亿级项目,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亲自致辞,可见对技术品质追求较高的宝马同样对亿纬锂能的电池技术创新持高度认可态度。
此外,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孚能科技、欣旺达、捷威动力、比亚迪等都在进行半固态、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在动力电池各个技术路线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创新局面。
结语
中国市场35%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表明,无论油价未来如何变化,新能源汽车的长期趋势已确立,此外随着全球碳减排大趋势不断深化, “新能源+储能”模式正在引领全球能源革命,中国电池的高成长性和长期需求是势不可挡的。
短期来看,资本市场对行业负面因素的担忧已在锂电池股价中体现,产业链估值达到历史最低,中国锂电企业既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为后盾,同时又借助欧洲电池产业后发展的出口机遇,这也就是券商研报大认为锂电池个股被低估的原因。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料价格腰斩,产业大洗牌,为啥锂企纷纷被调高目标价?-锂电池股为什么涨 https://www.yhzz.com.cn/a/3096.html